深圳代表紧盯民生 呼吁自行车道尽快回归
8日下午,出席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深圳代表陆续抵达广州。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谈到此次“上会”关注的话题时,无论是来自一线基层的工人代表,还是在各自行业非常活跃的“专业”领域代表,很多人都将目光共同聚焦在了“民生”那些事儿上。
自行车道应尽快“回归”
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林代表,一直对交通问题比较关注,此次他想呼吁的是让自行车道尽快“回归”。刘林说,现在开车路上堵,坐公交、地铁又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很多人都愿意骑自行车上班,政府也倡导大家绿色出行,但是像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自行车道太少一些城市绿道只是提供给市民休闲娱乐,完全不能承担自行车道的功能。
刘林认为,政府鼓励绿色出行,就应该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修马路的时候取消自行车道,也是剥夺了市民选择出行方式的权利。他建议现有市政道路以及新规划建设道路上划出自行车道,还“路权”于民。
医疗资源不平衡加重“看病难”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会长杨绍武代表则重点关注“看病难”的问题。他说,医疗资源匮乏且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不能短时间提高资源配置能力的时候,应该要注重整合发展。比如,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旁边有一家医院,由于种种原因经营状况很不理想,不少科室对外转让出去,使得这家公立医院逐渐失去了公益性和公信力,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应该考虑将其并入罗湖区人民医院,释放大医院配置优质医生、设备的空间,增强大医院辐射能力。省内很多地方都面临罗湖区这样的问题,政府应该主动站出来整合区域医疗资源。
让外来工子女不仅“有书读”还能“读好书”
“去年,我走访过十几个有计划外出生子女的外来建设者家庭,发现存在的隐患非常严重”。王海代表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谈到了他持续关注的外来建设者权利保障问题。他说,深圳的外来建设者数量庞大,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防止他们的子女被城市边缘化,关注受教育情况、成长环境等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王海建议,广东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现行的户籍制度,减化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外来建设者子女。同时,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不能单纯以解决“有书可读”为目的,而要考虑“培育人才”为目的,建立针对外来建设者子女的保障和社会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