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公租自行车系统站点密度和容量将逐渐加大
宁海县于
两个月的“磨合期”
5月中旬,宁海县发布休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试运行消息时,有网友曾担忧自行车会因失窃而减少。不过经过近两个月的试运行和正式运行,这一担忧基本可以消除。负责系统运营的宁海绿畅公司负责人王浩表示,至今仅有两辆车确认失窃。“主要的损耗不是失窃。”王浩称。
据了解,试运行之初,有时一天就有十来辆车回厂返修,主要原因是市民骑行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
需要“磨合”的,不仅是骑车的市民。中心城区的租赁站点建设曾遭到店面房主反对,他们认为把站建在店前的人行道上压缩了他们的空间。为此,已有10多个站点被迫改建他处,绿畅公司也对原有的规划进行了调整。
站点密度和容量将逐渐加大
根据系统数据,目前已运行站点平均每天租用量约300车次,平均每张卡三天才租车一次,宁海公租自行车“热度”尚显不足。
宁海县有关部门认为,这其中既有地区差异,也与目前自行车站点“密度”不足有关。按照规划,该系统将覆盖宁海城区5.02平方公里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0余个站点,而目前包括在建和投入使用的站点共有74个,且主要分布在城区东南片,站点网络建设刚刚起步。
另一个问题是租赁站点容量小。目前已运行的站点中,没有一个可停放超过32辆车,致使部分市民遭遇高峰期无处还车的尴尬。据悉,宁海计划在汽车东站兴建一个可停放600辆自行车的租赁站点,采取类似地铁站“闸机刷卡”的方式进行租赁,以解决自行车站点容量问题。
市场化运行也需政府支持
宁海的公租自行车系统采取市场化运作,由公司通过站点、车身广告位出租等方式来收回投资,克服了管理养护和运作成本的难题。王浩表示,公租自行车覆盖范围越广,广告收益就越大。
而政府提供场地、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做好项目“保姆”也十分重要。在宁海,“站点用电谁承担”是阻碍建设的一大难题,虽然站点用电量不高,但无论是接私家电源还是接单位电源都常常碰壁。据了解,几乎每建一个站点,都需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即使采取市场化运作,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才能推广。”王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