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欧盟对华自行车欲“一反到底”
经历近20年反倾销制裁的中国自行车再遭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日前,欧盟对原产于中国,自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转口的自行车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欧盟的行为既将中国自行车阻挡在外,又损害了当地消费者利益。试问,两败俱伤的结局是否为欧盟此举的初衷?
俞跃峰是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国庆节,他过得可不太好,一则从欧盟委员会发来的消息,让他的心情跌至谷底。
9月26日,应欧洲自行车生产商协会的申请,欧盟对原产于中国,自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突尼斯转口的自行车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欧盟在官方公报中称,有证据表明中国自行车厂商通过上述地区转口至欧盟以规避反倾销税。据了解,欧盟相关机构将在9个月内决定是否增加反倾销税额度,并在此后的6个月内宣布最后的措施。一旦裁决成立,上述地区输欧的涉案产品也将被征税。
由于欧盟不断设障,凤凰自行车等中国产品已常年被欧盟拒之门外。俞跃峰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欧盟对自己市场的过度保护,令中国企业很难突破。“欧盟正试图用尽国际贸易法中的贸易救济手段将中国自行车阻挡在外。”自行车案代理律师、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家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欧盟“铁了心”
欧盟接连运用贸易救济手段,对中国自行车发难的做法,出乎江家喜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欧盟在此案上表现出“一反到底”的决心。欧盟最早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可追溯至1991年10月。而后,伴随着多次日落复审,惩罚性关税税率也在逐渐增加。
去年10月,欧盟在最近一次日落复审中表现出强烈攻势,最终决定将已经执行18年的自行车征税期再延长5年至2014年,税率达48.5%。但由于中方的积极应诉和施压,欧方被迫在今年3月主动发起全面临时复审,以重新计算税率。
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欧方再次发起复审的情况非常罕见,被业界视为中国自行车产业的“破冰”之机,这甚至给已经对应诉长期麻痹的中国自行车厂商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由于那次临时复审是欧盟提出的,所以我们觉得把握比较大,就联合十几家企业一起应诉。”俞跃峰说。
令人意外的是,反倾销还没有结果,欧委会在4月又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产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脚踏车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看来,是欧盟为防止反倾销措施翻盘而采取的“双保险”策略。
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第三板斧——“反规避”紧接而来。欧盟称,得到的证据表明,中国中国体育彩票为了规避反倾销税,将部分零部件组装业务转移到印尼、斯里兰卡和突尼斯等地。根据欧盟提供的数据,2009年~2010年,欧盟从斯里兰卡进口的自行车数量增加了近1倍,占2010年欧盟自行车市场5%的份额。欧盟怀疑这可能与中国自行车厂商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有关。
江家喜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在所有贸易救济手段里,欧盟已经组合使用了反倾销、反补贴和反规避,现在只剩下“保障措施”:该手段是在世贸成员针对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不论是倾销还是补贴行为,都可以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但经过近20年的反倾销,输欧的中国自行车很难在短期内出现激增情况,因此欧盟不太可能用到这种手段。”江家喜说。
企业缺信心
面对欧盟的强硬,中方的立场也很明确:欧盟所谓的产业伤害与中国自行车没有因果关系。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关负责人曾发表谈话称,目前中国对欧盟自行车出口量占欧盟市场的份额仅为2%~3%,不可能对欧自行车产业构成损害。
张培生也表示:“中国对欧盟自行车出口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300万辆降到现在的六七十万辆,但与此同时,欧盟自身的自行车产业却没有什么起色。”
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反倾销的延伸,欧盟此次祭出的反规避措施又是贸易保主义的表现。这让此前重新对欧出口燃起希望的中国厂商再度灰心。江家喜表示,由于此案时间跨度较大,企业应诉的信心已被削弱殆尽。“大家之所以对欧盟的案子应诉意愿不高,一是因为欧盟向来对自己产业的过度保护和裁决不公,二是因为企业打官司的成本太高。为什么要花高昂的成本去做一件成功率很小的事情呢?”俞跃峰说。
目前,欧盟对自行车案的全面临时复审还在进行当中,前途未卜,反规避措施的出台无疑再次让中国自行车厂商心伤。
在江家喜看来,欧盟的行为也会让自身利益受损。由于多年实行产业保护,欧盟市场的自行车价格已经被推得很高,稍微高端些的自行车均价已经达到每辆600~800美元,而中国产自行车的售价仅为100~200美元。“这对欧盟消费者是不利的,尤其对欧盟积极推行的绿色环保政策不利。”
凤凰自行车早已停止对欧出口,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转而将重心放在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但今年凤凰对这些市场的出口也不见起色。“这也是整个中国体育彩票的状况。”俞跃峰说。
摘编:hejuelin; 摘编日期:201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