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移动互联网公司做新自行车不靠谱?
截至目前,国内已对外公布旗下新自行车计划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有两家,百度和乐视,虽然他们的整车目前均未实现量产发货,但新的搅局者小米即将登场。
废话不说,大飛先给大家爆料:
被砍掉的DuBike:在“【大飛刨坑】消失的百度新硬件”中,我曾提到过这辆自行车,这款在当时便已边缘化的产品最终没能逃脱被砍掉的命运。
“做完最后一两千辆车,就丢给捷安特了。”一名百度IDL的工程师告诉36氪。
超级自行车势必跳票:4月初的发布会上,乐视体育副总裁李大龙宣布:“超级自行车将在6月发布整车,7月量产发售,并将在下半年和飞鸽研发两款新车。”
6月、7月、下半年,这三个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着发布、量产和研发,但实际情况却不如这个时间精确。
杀手小米入局:7月底至8月初,我们可能会看到小米的两款新自行车,一辆山地,一辆通勤。
从去年第四季度起新自行车开始在互联网圈内“泛热”,但多半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整车一辆都没来。
在“【大飛刨坑】新自行车正三分天下,需步步为营”中我曾判断,要符合商业竞争的规律,行业内的佼佼者数量必然有限,“新出行”领域同样如此。创业公司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两家整车和两款App+新硬件共四家公司会“冒尖”;互联网梯队有且只有一个名额;传统车厂会出两家,一家出整车,另一家选择方案合作。
虽然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名额(目前看来是小米和乐视之间的直接P.K.),但并不具备创业公司的拼劲儿和传统车厂的底气。如果理性的看待新自行车,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很单薄,产品不靠谱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首先,新自行车不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主营业务。在百度内部,“紧密和公司主营业务结合”一直是产品立项或推进的“至理名言”。反观小米和乐视,同样的现实问题依旧存在。
讲求快速试错更新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没功夫在自行车上“较劲”,更不会投入过多的资源。
其次,互联网公司得不到传统供应链的支持。今年初,小米和百度都曾接触过供应链,希望以每辆成本1000元的价格,向工厂下100万辆的订单,结果都是直接被拒。
举个简单的例子,移动互联网公司“抱”着需求和钞票找传动系统的解决方案,喊:“我要”。但市场上质量最佳的日本SHIMANO只能做到“钱当场留下,两年后发货”的不争现实,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根本等不起。
截至目前,互联网公司还鲜有在新硬件上取得成功的先例,比新硬件还复杂的自行车只会更难。
第三点很致命,移动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想清楚新自行车对大众和本身的需求。当我看过百度和乐视的自行车demo时,“新自行车”已被依附上了“智能 ”的魂儿,暂且不说消费者,可能研发人员都未必想要骑着“这么辆车”出门。
5月刚过,北方迎来了“最纯粹”的夏天,这季节是骑行的开始,希望能在这最适合的时间,先看到你们的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