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

图片
自行车文化

Bicycle culture 自行车文化

首页 > 自行车文化 > 新闻浏览

公共自行车 流淌的红色风景

来源:华语广播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22 12:3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暖花开的季节,浙江杭州西湖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除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杭州的大街小巷还有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这便是公共自行车,跟随浙江台记者到现场感受一番吧。

“低碳、环保。” 

“便捷、实用,很符合杭州的这个现状,这个情况。

“新奇、方便,质量不错。”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完全不一样,更有一种以车为马的感觉,有一种诗人般的情怀。”

以上说话的人当中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他们赞不绝口的是一辆外形呈红色的自行车——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如今它已是排在西湖后面的第二张杭州的名片。

时间回到2008年5月1日,杭州正式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从第一批景区和主城区的六十二个租车点,几千辆车,到如今的三千多个点租车,近七万辆车,无论发展速度还是规模,都已超过国外拥有类似系统的城市,成为全球最庞大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在西湖边北山路的一个租车服务点,记者遇到杭州市民吴小姐,她熟练地掏出市民卡刷了一下,“滴”得一声开了锁,把一辆小红车推了出来。

记者:“主要是用来做什么?就是去哪?” 

“呃,平常有时候就是上班地方附近有什么事要办一下,坐公交车太麻烦了,然后就去骑一下公共自行车,就这样出去。” 

现代都市,拥堵的交通状况、恶化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到2013年中国机动车突破2.5亿辆,而杭州、中国体育彩票、上海等8个中国城市的机动车数量已超过200万辆,数量庞大的机动车也直接导致了大气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的自行车大国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自行车。

让公共自行车替代私家车辆进行短程通勤,缓解交通阻塞、减轻空气污染,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政府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最重要的目的,那么,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对此市民们最有发言权。

“(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你会用这个自行车来代步吗?)有时候会用,比如说就几站路啊,或者换乘一下有时候如果挤,比如说车堵牢了,我就提前几站下车,然后骑自行车过去。(平时您用这个公共自行车多吗?)还行吧,有必要的时候就会用一下,呃…这么算起来其实还是挺平常用的。”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因其网点多,手续简便,费用便宜等特点,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只要在市民卡或普通公交卡中存入200元钱作为押金,或者在市区随处可见的旅游咨询点办一张专门的租赁卡,轻轻一刷,就可以骑上“小红车”穿梭在西湖景点及大街小巷,1小时内免费,之后平均每小时2元人民币。

费用便宜,网点也不少,在市区主要公交站及地铁站500米之内,必定能找到租车点,有效解决人们对于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如果把城市立体公共交通比作人体的血液系统,那么地铁、公交车和水上巴士线路就是“主动脉”,而“小红车”相当于“毛细血管”,可以把市民和游客直接送到目的地。

201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从全球近300个公共自行车项目中选出了8个提供最棒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中国杭州作为“世界最大公共自行车”项目起源地、和巴黎等城市一起入选,而且是8个城市中数量最多,价格最便宜的。 

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车日均租用二十五万人次,近七万辆车,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十万辆。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因其庞大的数量、密布的服务点、高效的使用率获得世界的认可,也让这座本来就很幸福的城市,有了更幸福的理由。

“我记忆最深刻的骑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是去骑杨公堤。因为杨公堤上有很多那种高低起伏的拱桥。每次骑上那个拱桥我们都会特别费劲,特别用力地去骑。但是骑上去以后你会发现景致特别美,首先有开阔的湖水,还有远处连绵起伏,有些时候又很朦胧的山。那当我们从那个桥的顶上俯冲下去的时候,你又会获得骑自行车最大的快乐,就是迎风的感觉,特别的刺激。”

22岁的小詹是杭州某高校的大四学生,2013年春天,他作为交换生去了台湾,在那儿,他骑行1100多公里,独自完成了自行车环岛之旅。小詹说这是他迄今为止人生中最大的壮举,他很感谢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正是这里的 “小红车”让他爱上了骑自行车。 

在年轻人眼里,自行车虽然是普通的交通工具,但不乏时尚元素。 

“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我觉得自行车已经成为了生活的新方式,一种人们改变现在劳累、疲倦城市生活的方式。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就是‘返璞归真’。它让人更接近城市,让我们更了解这个城市的脉络,和这个城市的性格吧。” 

除了年轻人,不少在杭州工作的外国人,也爱上了小红车。今年六十岁的John Larner先生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家住在法国里昂,目前是杭州一所国际中学的校长。 

“如果我要去酒吧,或者去黄龙体育馆去上舞蹈课,我会骑自行车,有时候我也会骑着自行车去环西湖,只是因为这样骑公共自行车去一些地方,是一种放松,一种锻炼身体。” 

在杭州生活的一年多时间里,John Larner先生已经习惯以自行车代步,他告诉记者,相比纽约和里昂,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更高,也更廉价,但他认为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服务还可以做得更好。

“杭州公共自行车质量看起来和欧洲城市相比稍微逊色,但我觉得这并没什么,因为大家都还在使用它。而且我觉得欧洲城市的自行车系统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时期从建立至今,所以他们才更健全、完善。”

的确,在西方国家,公共自行车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965年,荷兰就出现了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随后,美、英、法等西方国也都陆续出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杭州也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杭州独特的模式。

与国外一些城市不同,杭州市政府将公共自行车定位为“公共服务”项目,因此,从前期启动到后期维护,由政府全额买单。为此,政府一次性投入四亿两千万人民币,之后每年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为六千到七千万人民币。

随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进一步扩大与完善,这笔费用将逐年增加。是否完全依赖政府投入?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雪军介绍: 

“我们原王国平书记,市委书记,他争取是不用纳税人一分钱这样一个基调。就是说,通过开发,来支撑这个项目的运营。所以说我们现在政府,给了我们亭跟棚的资源,主要是广告资源。” 

通过车身广告、服务点灯箱广告等业务,2013年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除了广告,还有一个新的增长点,公共自行车所降低的碳排放量非常可观,2012年已经实现了碳排放量的挂牌交易,随着这个项目的全面展开,未来将带来新的收益。

如今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2014年的目标是将租赁服务点“渗透”到社区,优化扩容原来需求量较大的点,增加3000辆自行车,让市民一出门就能骑上车。

有了杭州的成功经验,浙江别的城市也打算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人们希望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以及空气污染问题。

摘编:admin888;   摘编日期:2014年5月22日